小时候,每到吃饭时,母亲都会大声嘱咐:吃多少盛多少,吃完碗里一定不能留一粒米。每次,我都会很听话地用筷子把粘在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吃得光光的。
在成长的路上,几乎就是听着这样的嘱咐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,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,这也是父母奉行了一辈子的好习惯。
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母对粮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。生活中,母亲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着每一粒粮食。每每吃饭时看到我们不小心掉落在饭桌上的饭粒,母亲总会伸手拾起饭粒放进嘴巴里吃掉,如果是掉在地板上了,母亲更是小心翼翼地将其捡拾起来扔给满院子跑着觅食的鸡鸭。母亲的举动告诉我,不能随意糟蹋和浪费粮食。
有一次,我盛多了,怎么也吃不完,我端着碗到院子里偷偷倒给鸡鸭吃,不料被母亲发现了,母亲老远就毫不客气地大声训责我不该如此糟蹋粮食,跟我说:“一粒米要经过多少汗水和劳动,再经过多少道工序加工,才可以上桌,咋能就这么倒掉呢?”
面对母亲生气之余的谆谆教诲,我深深为自己的任性和不听话感到羞愧。母亲常说,粮食是养活人的,种之不易,长之不易,收之更不易,每一颗每一粒都是辛劳与汗水的结晶,一定要珍惜,不能浪费。
从那以后,无论在家吃饭还是在饭店吃饭,我都按母亲的言传身教,吃多少盛多少,碗里从不留一粒米。我曾经留心过,父母亲吃完饭后的碗里也是不留一粒米的,这一定也是他们打小就养成的好习惯。
而今,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但是日常生活中,我仍然坚持“不留一粒米”,让爱惜粮食,勤俭养德的好习惯、好家风,在我们家传承下去。(许志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