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的风范

父亲的风范

 来源:厦门日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-04-01 14:54:00      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5266603

  父亲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,属于历经年代变迁、命运多舛的人。父亲儿时读书用功,成绩优异,因为交不起一个学期2元的学费,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就辍学了。15岁那年跟随堂亲到乡里的一个炼铁厂打工,早早挑起家庭的重担。当时进厂是干挑砖建锅炉的活,那时挑的是青砖,一次二十多块,一趟要挑五公里。这种苦力活自是苦不堪言,少年的他常常一手顶扁担,一手捂在膝盖,咬紧牙关坚持下来……每每领到工资,父亲总是欢天喜地步行十几公里回家,扣除伙食费后余下的钱如数交给爷爷。

  父亲1961年入伍,次年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那年他19岁。在军队里他积极进取,当了几年班长后,1965年上级准备破格提拔父亲当排长,后来政审因为父亲的一个舅舅曾经是地主,在那个年代,父亲提干就这样被刷下来了。1968年,父亲按规定退伍,安排在县里一家糖厂工作。

  父亲复员后,在工厂里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。他对工作认真严谨,常常大家都下班了,他一个人还留下来打磨零件。记忆中父亲很少让自己闲下来,他做事细心认真的口碑,传遍了工厂外围十里八乡。后来电力普及,周围的村民都争相请父亲去帮他们安装电线、接通电路。

  我至今难以想象他小学文化水平,能够无师自通,自己绘制图纸,进行筛糖机器设备生产线流程的改造。那时正值盛夏,他带着几个学徒在高温下不辞辛苦作业,后来投入生产后减少了劳力并大大增加了生产效率。那是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并且努力构想和付诸实践的成果。现在想起来,他的这项创新完全可以申请专利,只可惜后来父亲的单位跟大多国企一样纷纷倒闭,父亲的成果也就只能随岁月流逝得无影无踪。我除了佩服父亲的才艺和奉献精神,更加佩服父亲把小事做到极致。不论是本职工作还是业余时间帮助别人,父亲全凭一颗赤诚之心,一腔热血,不计报酬。在父亲看来,这才是工作和为人的价值和意义。

  在我年少求学的时候,考上中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我中专毕业后,先后参加自学考试取得本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学历。我的工作不但是技术活,要有娴熟的业务能力,同时还是体力活。尤其是频繁的倒班工作,生物钟紊乱,让我身心疲惫。我想我能一直坚持下来,除了对本专业的不舍,与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是分不开的。而今我的女儿旎儿放弃厦门舒适的工作,只身一人在外地打拼,我没有要求她出人头地,只希望她明事理,辨是非,踏实为人和做事。

  父亲一辈子老实本分,勤劳肯干。他没说过什么大道理,但是在他的身上,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他说,他没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财产和好处,但是我觉得他用行动教会我们实实在在的东西。同样我也没能在哪个方面给我心爱的旎儿带来特殊的礼遇和帮助,我用行动告诉她,唯有实实在在为人和努力,才能换来内心的安稳和幸福生活。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家风和默默传承吧。(肖秀文)

?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厦门市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 闽ICP备  13011616

?厦门市纪委市定州市监察局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