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有家训

学习有家训

 来源:厦门日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-03-22 08:17:00      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5264090

  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”。从小,只要读书、写作业,一抬头就能见到父亲贴在书架上的这句话。

  春节前整理屋子,竟然发现一本三百来页的手抄笔记,字迹清晰工整。问父亲,方知此笔记的来历。1965年,由蔡丕杰、刘贤彬两位教授合作翻译的《英语句型和惯用法》一书出版。当时,别说此类译着的原版书根本买不到,就连译本,在书店也无踪可寻。父亲便将此书从图书馆借回,将此译着由头至尾一字不漏、工工整整地誊抄了下来。无怪乎,大学主修化学专业的父亲,后来竟然能从事以英语作为基础的工作,并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。

  父母在孩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时候,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。上幼儿园时,我就记得父亲每天傍晚下班回家,都会先打开收音机,收听半小时英语节目,这已成为他每天固定的“功课”。即使天气不好,收听效果很差,他都坚持收听。

  晚餐过后,父亲收拾碗筷,出现在书桌前的则是母亲。她当时正边工作边参加自考本科会计专业的学习。微积分、统计学这些科目,对于缺乏系统学习的“老三届”来讲,那可不是一般的难。母亲的学习方法就是,在最有精神的时间,把最难的题目先拿出来练习,后面再接着学习对她而言相对简单些的文科科目。

  耳濡目染家里的学习氛围,我从小学习就不需要父母操心。大班时,有一次去舅舅家,当时电视正在播日本电视剧《姿三四郎》,舅舅问我要不要看一会电视再去学习。我故意把头扭过去,对舅舅说:“等我背完今天爸爸教我的单词,再来看吧。”舅舅奇怪我为什么扭着头和他说话,原来是我担心眼睛看了电视,被它吸引住就挪不开步了。

  当然,小时候的我也有学习不自觉的时候。记得那是二年级,需要背诵的课文较多,我最不喜欢背诵,有天回到家,我把其他作业做完后,就以休息为名读起了《骑鹅旅行记》。爸爸“友情提醒”了几次,我仍拖拖拉拉,不想背诵课文。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你喜欢写作,可是没有好词好句的积累,提笔时脑海里空空如也,这可如何是好?”说完,父亲指着书桌上贴着的那句韩愈的名言告诉我,学习靠的是“勤奋”二字,玩乐嬉戏将一事无成。

  转眼间,我的女儿已上小学三年级了。别看爱写作的她有几篇文章发表在《厦门日报》的“花季”版面上,二年级时,她也和我小时候一样经历过同样的“背诵厌倦期”,我将父亲的教导原样照搬,给了她一番教育。

  “为学譬如熬肉,先须用猛火煮,然后用慢火温。”诚然,为学之道在于勤,我们却往往在猛火煮完后就想熄火吃肉了。庆幸小时候能有父母如此的教导,使我能在学习之路上少走弯路,并得以将此家训传承下去。(颉刚)

?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厦门市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 闽ICP备  13011616

?厦门市纪委市定州市监察局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