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者之心

仁者之心

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 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2019-02-19 10:26:00      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5256216

  “仁”之历史可谓久矣!《尚书》中即已见其端倪,其本意原指两个人相亲相爱,后来,对“仁”情有独钟的孔子将其系统化地概括为“爱人”。从孝父母、敬兄长,爱自己的家人开始,进而爱家族其他人,进而爱全天下每一个人,能够一以贯之、躬行践履的人便称得上有智慧、有道德的仁者。

  西汉倪宽就是这样的仁者。他担任左内史时,鉴于关中地区赋税繁重,农业灌溉设施捉襟见肘,每逢旱涝之年,一些地区百姓生活无着的事实,主持修建了“六辅渠”。百姓大得利益,农业连年丰收。

  《汉书》说“宽为人温良”,施仁德之政,用仁德之人。倪宽平冤狱,奖耕织,轻赋役,调缓急,最大程度地与民休息,培蓄生机,百姓打心眼里感念他的恩德。倪宽出身贫寒,深知底层百姓的困苦与艰难,在每年例行的收缴租税时总是量力而收,有时还缓时而收,甚至还会根据情况救济急需帮助的百姓,这样就导致他的租税收缴任务经常完不成。

  按时、按质、按量收取租税,上缴国库,是地方官的一项基本职责,同时也是每一个官员升降黜罚的主要依据。后来,朝廷考核时,他的“业绩”被定为不合格,按法令倪宽应予免职。百姓听说后,非常着急,惟恐失去这位因为爱护他们而受到处罚的好官,遂倾尽全力,争先恐后地前去缴纳赋税。大户人家牛拉车载,小户人家肩扛担挑,摩肩接踵,不绝于道,结果,倪宽的赋税收得比应收的还要多出不少。

  北宋名将曹彬,一生打仗无数,但从未乱杀一个无辜之人。受命讨蜀时,每攻下一城,曹彬即将四散奔逃的妇女儿童聚于一所,等到战事结束,再派手下亲兵寻访他们的亲属,然后将其安全送回。如果实在找不到,或确定其家人亲戚已经不在人世,则为其准备一份嫁妆让她开始新的生活。讨伐南唐时,他只是围而不打,苦口婆心劝李煜投降:“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,你的南唐绝无侥幸取胜的可能,城破之日,必生灵涂炭,可怜的是全城百姓,他们将会遭受无妄之灾,如果能放下武器,和平归降,我方将保证城池完好,这才是上策啊。”之后,曹彬让手下将士对天发誓,城破之日,保证不乱杀一人。果然,李煜开门纳降,宋军秋毫无犯,城内百姓箪食壶浆,感激曹彬的仁德。

  他的住所旧了,手下请求修缮一下,曹彬却婉拒说:“这个时节正值大冬天,墙壁与瓦石之间,会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冬眠,土木之工一动,势必会伤害它们的性命,还是得过且过,不要打扰它们吧。”曹彬之仁,不仅及于人,甚至及于动物,令人叹服。

  清代缪燧,任山东沂水县令时,正赶上全省大饥荒,缪燧倾尽所有来救济百姓。为了让逃荒流亡外地的百姓返回家园,缪燧拿出个人薪俸为他们偿还拖欠的赋税,替他们购买耕牛和种子,吸引他们回乡恢复耕种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,缪燧迁浙江定海县令,此地海水多,不宜种植粮食作物,他就修筑塘岸来抵御海水,慢慢积蓄淡水,使开辟的农田逐渐增多。由于土地贫瘠,百姓贫困,难以按期缴纳赋税,缪燧就规定超过期限的由官府先为垫付,等秋后再交还。缪燧重视文化教育事业,不仅自掏腰包修建书院,延请名师,来鼓励十三四岁正在砍柴放牧的孩子入学读书;还扩建义学,由官府发放口粮,由是文化教育之风日渐兴盛。此地的生活日用品,大多需要舟渡到周边州县购买,关卡吏役乘机勒索,对百姓课以重税。缪燧上奏朝廷,使之永久禁止,并在海关树立石碑以告后世。定海诸岛是强盗聚集的地方,缪燧不避锋镝,亲自带人将他们抓获,然后一一按罪论处,社会治安顿时大为好转。

  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这个伟大的人文情怀,被范仲淹称为“古仁人之心”,也是他毕生以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。倪宽具有这样的仁心,因而当汉武帝了解事情的原委后,不但没有降罪于他,反而认定他是个政治奇才,一升再升,官至“三公”之一的御史大夫高位。曹彬具有这样的仁心,元世祖忽必烈征伐南宋之前,特意单独召见大军统帅中书右丞相伯颜,谆谆告诫他要以先贤曹彬为榜样,爱护江南百姓,不要滥杀无辜,陶宗仪的《南村辍耕录》对此记录道:“朕闻曹彬不嗜杀人,一举而定江南,汝其体朕心,法彬事,毋使吾赤子横罹锋刃。”缪燧具有这样的仁心。他任定海县令前后二十二年,后虽升官但始终没有离任,于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逝于定海,当地士民为其建造衣冠冢,在义学供奉祭祀他,并把这里命名为蓉浦(缪燧自号)书院,光绪年间入祀于名宦祠。

  仁者之心,是太阳,是绿荫,是慈母的怀抱。世界上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仁心,世界上也有更多的人渴望这颗仁心的温暖与抚慰。仁心可贵,仁心难得,它的光芒越大,这个世界就越光辉和灿烂。(马军)

相关动态

?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厦门市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 闽ICP备  130116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