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时做伴书为上
> 廉政时评 > 正文

闲时做伴书为上

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 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2019-06-04 08:22:00      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5283048

  ●有书相伴的日子,人们可在恬静的时光里医愚长才,获益匪浅;可在岁月的足迹里听生命如歌,抑扬顿挫;可在追梦的旅途中品成长之茶,苦中有甜。

  天与地相伴,于是便有“气吞鸿蒙开远势,峰连青霭入高空”之境;山与水相伴,于是便有“山绕平湖波撼城,湖光倒影浸山青”之美;人与书相伴,于是便有“胸藏文墨怀若谷,腹有诗书气自华”之感。

  有书相伴的日子,人们可在恬静的时光里医愚长才,获益匪浅;可在岁月的足迹里听生命如歌,抑扬顿挫;可在追梦的旅途中品成长之茶,苦中有甜。

  读书,就是在逐步接近智慧的殿堂。这种撷取智慧的途径,就是先贤大才亦不例外。孔子读《易》至“韦编三绝”,不知翻阅多少遍,探寻微言精义,愈进而不知其所穷;东汉经学家贾逵剥庭中桑皮以为牒,或题于扉屏,且诵且记,终有所成。播撒梧桐的种子,自会有凤凰来栖息。无数贤士都是在人生奔跑的道路上抓住了那似水流年,含英咀华,读出了人生的精彩和真谛。

  读书,就是在寻找慰藉心灵的知音。一本好书不是一沓子无生命的白纸,字里行间藏着一个个可亲可敬的灵魂。只有不断地品读,才能慢慢将其激活。正如宋儒朱熹曾说:“读书譬如饮食,从容咀嚼,其味必长。”阅读经典,常常是“书不醉人人自醉”。从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到顾炎武的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,家国天下的情怀跃然纸上;从屈原的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到郑板桥的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,勇毅笃行的品格千古传诵……如此,在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中,走向绚丽多彩的精神殿堂,感悟思想的伟力。

  读书,就是在做砥砺奋进的勇士。好书不厌百回读,书读多了,自会找到穷且益坚的志气、成竹在胸的自信和是非分明的做事准则。一代文豪苏轼,几经贬谪迁徙,却能做到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;史学家谈迁耗时20余年完成《国榷》一书,岂料付梓之前书稿被盗,他不抱怨又从头再来;书画家米芾告老还乡时,一再叮嘱家人公家的东西一律不能带走。读书使人明理,在捡到美丽贝壳的同时,不经意间还会发现光彩夺目的珍珠。

  开卷虽有益,然而真正做到闲时以书为伴却并非易事。有的同志在工作之余,总是做盯着手机的“低头族”,看视频、玩游戏等乐在其中;或偶有闲暇,便约三五好友,迷牌桌、恋酒桌,忘乎所以,哪还想得起读书;或是在周末假期,睡懒觉、闲逛街,甚至患上假期综合征。在浮躁的氛围里,眼中了了,心下匆匆,终是荒废光阴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一旦惊醒回首,满眼已是平庸路,有叹不尽的无奈和悔恨。

  李大钊同志曾说过:“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,多以为省出来的时间,只是为休息休息,那知人家工作以外,还要读书。省出来的时间愈多,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,使工不误读,读不误工,工读打成片,才是真正人的生活。”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排出一个时间表,抓紧点滴时间多读书,不教时间闲过。如此,才能时为我用,才能在读书中展现不一样的风采、活出不一样的境界。(郝启荣)

相关动态

?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厦门市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 闽ICP备  130116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