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绝望的处境 只有绝望的人

没有绝望的处境 只有绝望的人

 来源:厦门日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-04-29 15:54:00      字体大小:[大][中][小]
5273831

  七·七卢沟桥事变后,外公外婆带着5岁的妈妈背井离乡来到日寇占领下的鹭岛,颠沛流离、饥寒交迫。妈妈回忆,外公外婆常和她说,在困境中求生存,需要意志,需要坚强——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绝望的人。一家人吃糠咽菜,终于熬过黎明前的黑暗,迎来新中国的曙光。从此,遇到困难,“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绝望的人”,就成了母亲挂在嘴边,教育我们的家训。

  我17岁那年,家中的顶梁柱父亲在下放期间病故,为了家庭生计,我不得不离开学校,被安排到豆制品厂当学徒。报到那天,只见简陋的工棚里烟雾弥漫,里面排着三十几个热气腾腾的腐竹鼎,工人们个个汗流浃背。想到就要开始这样的工作生涯,我的心凉了半截。

  我的任务是要照看两个鼎,熟练时要达到三个,需在八九十摄氏度高温的豆浆里,赤手把凝结的豆皮抓起来,做成腐竹。一开始,师傅先让我只看一个鼎,我手忙脚乱,不到三天,十个手指头被烫得全起了泡,胳膊也被鼎边蒸气烫得红一块紫一块的。回到家里我哭了,妈妈安慰我,“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绝望的人!这是你走进社会的第一课,你要把它当作机会,好好珍惜。”我当时也没别的出路,只能听妈妈的话,绝地反击,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。第二年我就当了小班长,不久后还被公派去外地学习新技术。回来后,工作环境逐渐改观,带出徒弟后,我就被调任仓库管理员,后来又到厂部当出纳兼团支书,后又到车间当主任。

  其间,正值国家恢复高考后的文化补习热,我也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,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境遇。1983年,我考入厦门市委党校,经过两年的全脱产学习,收获了大专文凭。

  党校毕业后,学校想留我,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,我的身份可以一下子三级跳到事业编制。但是,厂领导说什么也不肯放人,上级部门只好收回调令。

  我绝望了,难道没有出头的日子吗?回家跟妈妈倾诉,妈妈却说:“你是单位送去学习的,回单位是应该的。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绝望的人。再说现在国家都在改革,企业需要你,你也熟悉企业,要出头,你就得好好工作,哪有什么可绝望的!”我想不通,但也只能面对现实,安心留下来工作。

  人生际遇就是这么不如意。回单位工作不久,我们被国营厂兼并,我的身份从固定工变成合同工。更没想到的是,几年后国企改制,员工下岗分流,工作了20多年,已经40多岁、又上有老下有小的我,面临“回家吃自己,又没有什么可吃”的绝境。不用妈妈再叨念“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绝望的人”的家训,我选择停薪留职,毅然走向市场再就业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,我创办了公司,一路跌跌撞撞走来,开辟了另一番天地。今年是公司成立20周年,我想在庆祝会上,用家训伴我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鼓励员工:不绝望,就有希望。幸福,都是奋斗出来的。(邱纯纯)

?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厦门市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 闽ICP备  13011616

?厦门市纪委市定州市监察局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