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Detail

  • 赵崇甫:为什么应该选择“品牌树”战略?

    十多年前,提出了“品牌树理论”,只是想与别的学者的思想区别开来,并未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,但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和实践,这个原本只是为营销而创立的概念,其实是可以成为一个理论的,至少是可以成为指导企业在建立品牌时的指导性原则。

    “品牌树”如果不以“理论”这样深刻的词语来表述的话,那就姑且称之为“品牌树模型”或“品牌树方法”。

    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侵权,立即删除

    商业竞争的基本单元不是企业,而是在市场上的品牌,品牌战略的本质是竞争战略,在市场上争夺地盘和客户的,都是各家企业的品牌。

    什么样的品牌战略才最能创立成功的品牌?

    总结全球的品牌战略,大致有三种。

    一种是“伞型”战略。企业把已有的知名品牌当作大伞,伞下拥有数个甚至数十个不同品类的产品,以日本、韩国和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企业采用这种模式比较多,比如日本的电器行业的品牌,一个松下、一个索尼,你看他们一个伞下有多少个品类的产品?中国的联想、长虹等企业也是如此。

    这种战略的特点是,企业规模大、营业额高,但赢利能力弱,像是用小木船连在一起的航空母舰。

    一种是“灌木型”战略。企业同时在多个品类发力,推出多个品牌,但却没有主导品类,缺乏竞争力。无论一个企业从事多少的行业,开发了多少类别的产品,创建了多少个品牌,在市场终端竞争的,不是企业,而是企业的品牌。

    如果品牌不能代表品类,不能在与同品类产品的品牌竞争中获胜,产品也就销不出去,更无法获得较高的溢价。

    一种是“大树型”战略。企业长期聚焦于某一品类,推出一个品牌,经过较长时间获得品类的主导权,成为品类的代表性品牌,比如可口可乐代表可乐,IPHONE代表智能手机,比亚迪代表电动汽车,赛力斯代表智慧汽车。

    当这棵品牌大树已经在某一品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,就可以适时推出第二、第三品牌,继续培育新的大树,成为新品类的代表。

    采用这种品牌战略的企业市场竞争力强,赢利能力好,具有长久的生命力。

    赵崇甫/品牌战略专家,中国最懂定位理论和超级符号的实战家之一,用定位思想和超级符号方法,赋能品牌健康成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